大概一年前吧,我放棄了所有用本名身分活動的SNS上的社交,最主要的原因是想抹去自己的存在,因為非常討厭自己,討厭到希望自己消失的地步,FB、ins,所有涉及「我」的部分,都刪掉了,整整一年的時間,「我」從社交軟體上消失了。對於社交,除了工作上不得不與人說話以外,其它時候一概不與人交談,對於生活本身、乃至於生存這件事,抱持著十分消極的想法,現在想來,那時候的心理狀態,已經糟糕到完全不能夠正常面對生活的程度。當我把「我」的痕跡一點一點地刪除的時候,反而鬆了一口氣,很不可思議地,當「我」消失以後,突然感覺到心理上變得輕鬆了,身邊的親友,除了相交十年以上的至交偶而會連絡以外,當我不再在SNS上更新生活近況以後,那些曾經以為溫暖的問候都消失了,什麼也沒有留下。是啊,是這樣的啊!一年多以後重新開啟臉書的我,看著只剩下廣告的通知欄,不禁這麼想著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堅強的同時也很脆弱,說到底,我們都只能關注自己的生活而已,光是把自己活好都不容易,把生活的碎片PO上SNS,然後去獲取其他人的「讚」,究竟是為了什麼呢?那些流於表面的人情,真的有必要嗎?睽違一年多重啟臉書以後,雖然稱不上失望,但也沒有開心的情緒,對於很久沒有更新到的朋友的近況,變得一點也不在意了,開啟以後隨意瀏覽了一陣,不到十分鐘後又將臉書關閉。
斷了社交關係很常一段時間以後,最終還是發現,人的靈魂啊,始終會想要與某個生命靠近,以藉此來獲得溫暖。孤獨會產生自由,同時也會令人感到寂寞。真正孤寂的人,即使在人群當中,也宛如身處在冬日的雪地裡一般,不管在多麼熱鬧的氣氛之下,心裡總是烏雲壟罩,人群的溫暖,是驅趕不走那種人心裡的黑暗的,但,那意味著這樣的人就不需要人情溫暖了嗎?倒也未必,成長到一個年齡以後,我發現世間很多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,生命絕大部分都是處在灰色地帶的。嘴上說著不需要、不想要,其實都是在逞強,人類情感需求的核心,我想無論是誰都是一樣的。「你身上的人性遲早會渴望同其他人建立聯繫的」,這句話出自毛姆的《月亮與六便士》,現在的我深刻地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,人啊,始終是群聚的動物。寂寞是會無聲蔓延的葛藤,如果不時常修剪,就這麼任其生長的話,心靈的花園就會變得再也無法開出花來,雜草叢生的內心,會慢慢地掩蓋住呼吸的窗口。
為了讓自己換氣,我開始以匿名的身分進行社交活動。
隱去真實的我以後,反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輕鬆,因為那個ID和現實的自己毫無聯繫,所以想說什麼就說什麼,不必顧及自己的發言是否會使自己的日常全盤崩解,在那個輕鬆的狀態下,對喜歡的人事物能大聲地說喜歡,對討厭的事物也能盡情地說討厭,很不可思議地,在虛假的空間裡,我獲得了真實的自由,而談著那些無聊事情的我,居然能吸引到人來和我聊天,該怎麼說呢?很不可思議,有種內在的我被認可的感覺,明明現實生活中的我並沒有什麼改變。
還有一點比較特別的事情是,除了中文以外,也有使用日文和人交流,換了一種語言和人交談以後,會感覺到自己的思維也改變了,用著很憋腳的單字與文法,居然能夠和人聊起天來,很努力地想去理解他人話語中的含義,與此同時,也會很努力地想讓自己使用的文字變得易於理解,這和我使用中文時是截然不同的,使用中文的時候會很在意書寫出來的美感,無意識地去用一些字詞來修飾,但用日文就不一樣,因為程度不夠好,顧不得美感與用字的深度,只想讓對方能夠看懂,透過這樣的經驗,反而讓我在書寫的時候回歸到語言文字本身的功用。所謂語言文字,是用於「溝通意志,表達情感」,我大學時代的一位老師經常說這樣的話,當時認為是理所當然的話語,現在倒是有很深的體悟。
因為想紀錄一點什麼,就拉拉雜雜寫了這些,已經捨棄SNS的我,卻還是沒能捨棄這裡,這裡於我而言,也是灰色地帶的一種吧,介於真實的我,與虛假的我中間的,令人安心的灰色地帶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