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少年來了

少年來了,初看書名以為是少年的青春成長故事,豈料翻到最後一頁,我竟會發出長長的嘆息,那些少年一直都會是青春的摸樣,只因為他們還來不及長大。看完以後才真正能夠體會到作者替書本命名的巧妙之處,少年以另一種形式歸來,帶著那些倖存下來的人們前往花開的地方、走向有光的所在,而過去曾以準星對準少年們的那些人,他們應當感到愧疚,以懲處為名的虐待,只不過是隱藏人性殘忍的遮羞布。

我在看書之前並沒有特別去了解過這本書的背景,僅僅是因為作者上一本小說素食者給了我很特別的閱讀體驗,於是選擇再讀一讀作者的其他作品,我是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,透過作者的筆去窺見一點事件背後的故事,老實說我還真希望書中的那些人物,不過是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而成的小說,我因為它做了惡夢、也曾在閱讀途中落淚,讀完以後看了一點關於事件的報導資料,很難相信短短幾天時間發生了那麼多事情,如果這些都只是故事該有多好?作者在後記寫下她取材的經過,少年東浩真有其人,一個15歲的少年,他的墓夾在兩個高中生中間,他不清楚當年大家都在吵什麼,就連太極旗的意義都不甚明白,只知道人性促使他和最後一批少年們選擇留守在道廳中,並在人生的最後留下一副驚恐的表情,就這麼躺在了被旗幟包裹的棺木中長眠,而他的家人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恨一個不被允許憎恨的人,心中的怨懟無處可發,對外人而言,被那段歷史記載下的不過是一個名字,可對東浩的家人們來說,少年不僅僅是少年,他們失去的是兒子、是弟弟,也是今後一家人能幸福生活的未來。


p.s 不太記得原文了,但書中有一段很印象深刻的敘述,作者如此寫道:是國家殺人,要如何復仇?連國家的意義都不懂得,死後棺木卻要覆上國旗、家屬在聯合下葬儀式中還要唱國歌。我看完真的覺得極度諷刺,韓國的光州事件,和台灣的228極度相似,但軍人的武力鎮壓似乎又更加殘忍,那些參與鎮壓的軍人,有很多都是剛從戰場上歸來的人,他們對待自家國民和在戰場上對待敵人沒有兩樣,只因為上頭告訴他們手段要盡可能殘忍,這樣才會讓反抗的民眾安靜下來,殺紅了眼逞一時之快又有錢拿,對當年承受精神壓力的軍人來說何樂不為,那不是為了社會安定在維穩簡直是虐殺!作者也提到其實當年軍中也有存有良知的士兵存在,他們雖然被命令要舉起槍枝對準市民,可他們不忍殺害無辜,他們遵從指令扣下扳機,但會故意射偏保全市民性命,又或者當國家假惺惺地替罹難者辦理聯合葬禮時,他們會選擇閉上眼睛不跟著其他人一起唱國歌,他們的內心是知道國家殺人有多麼荒謬的,可具備良心的到底是少數。

在作者的取材後記中她也提到,當年在光州起義的市民,雖然靠非法手段取得了槍枝以作為反抗軍人的武器,可大部分市民都沒有真正扣下扳機,除了平日沒有經過專業訓練之外,更大的原因是因為市民根本沒想要傷害任何人,之所以持槍是為了自衛,在被政府軍殺害之前,其實很多市民兵到臨終的最後一刻都沒有開過槍。因為這起事件而死亡、失蹤的人遠比被政府登記在案的人多,不光是在鎮壓中死去的人,還有很多在事件過後倖存下來的人,即便之後又多活了好多年,仍因為當年的嚴刑拷打保受精神折磨,最終選擇自殺,不少和事件有關的家屬也同樣難熬,很長一段時間都和政府討不到公道,失蹤的家人也找不回來。我對韓國政治不了解,我認為抗爭這件事本身會因為立場而有不同,所以不打算評論支持哪一方才是對的,但是單就虐殺而言,這絕對是泯滅人性的行為,在事件當中人們很多不是因為被審判而死去,多是在上法庭之前就遭受長期虐待,這也是我在閱讀過程中數次感到心塞的理由,彷彿心臟被緊緊揪住,一股氣悶在胸口喘不過氣,作者韓江的寫作手法很厲害,也很感謝他哪怕寫作過程中數度感到不適,也堅持完成了作品,讓更多人知道這段歷史。
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少年來了 韓江
    全站熱搜

    橙萱一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